Page 9 - 张家口政协
P. 9
志士,前仆后继,为寻求拯救中华民族的真理,进行着英勇不
屈的斗争,当时的柴沟堡就是时代斗争脉搏非常敏感的一个地
方。武将军从小受到这一时代特定环境熏陶和政治变革的影响,
在学生时期就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开始投身于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
青年时代的武士敏将军,是一个有思想、有见识、有胆略,
献身民主革命的热血青年。一九一五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当
时山西五台人郭宗道,因为起而护法反袁被逮捕。武将军仗义
疏财,四处奔走营救,郭宗道获释后,武士敏便随同郭参加了
声势浩大的护国讨袁斗争。一九一八年,武士敏随续桐溪赴陕
西参加靖国军,结识了于右任、胡景翼、杨虎城等人。期间,
他受靖国军的委托,到广东谒见孙中山先生,他的革命活动深
受孙中山先生的嘉许。
一九二四年,国民军组织起义,他受任联络冯玉祥、胡景
翼、孙岳等部。起义成功后,胡景翼请他出任河南省会警察厅
长,他婉言谢绝。武士敏将军不为名利所动,耗尽家资,又奔
走于绥远、察哈尔一带,组织流散各部在保定组成国民军第三
军骑兵一分队。从此,他置身戎马生涯,转战直、鲁、豫,与
北洋军阀多次搏战。一九二五年,国民军分攻冀、鲁,武将军
出兵沧州,截断津浦路,有力地配合国民军攻取了天津,显现
了他的献身精神和军事才能。翌年,国民军受挫,他和共产党
人南汉宸等,赴苏联学习考察,进一部深造。
一九二七年,武士敏将军从莫斯科回国后,应杨虎城将军
之邀,在西北军中先后任第一师第二旅旅长、第七十一师二一
一旅旅长、第四十二师一二四旅旅长并兼任潼关警备司令,“西
安事变”以后晋升为一六九师师长。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六年,
国内发生了几件大事:一、蒋介石背叛国民革命,发动“四·一
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对工农红军连续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