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张家口政协
P. 67

战初期蒋介石办的峨山训练团即在该寺,寺门外留有石牌记事。
                                冯先生于 1941 年暑期到峨山避暑就住在报国寺。实质上是冯先
                                生当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不满蒋介石的消极抗
                                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而离开重庆的。有一天,冯先生由川大校长
                                程天放先生(程是国民政府驻德国大使卸任后,继任鸿携先生之
                                后任校长的)陪同参观了文、法学院。我很幸运,相隔十五年后,
                                又一次看见了冯先生。学校召开了全校师生大会,欢迎冯先生。
                                冯先生在热烈掌声中登台讲演,他的第一句话是:玉祥是个丘八,
                                没有文化,不会讲话……。接着绘形绘色地讲了抗日前线和敌后
                                抗战形势。他讲了忻口、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浴血战绩。特
                                别援引了 1940 年 5 月、任三十三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兼右翼兵团
                                总司令张自忠烈士以身殉国的战场实况。他说:同年 5 月 16 日
                                张将军在湖北枣阳前线督战,与强大的敌寇最后展开白刃战,刀
                                光剑影,战场上胳臂、腿横飞,血花四溅。机枪阵地的机枪手阵
                                亡,张将军跃入战壕,亲手用机枪扫射敌寇,就在阵地身中数弹
                                为国牺牲。他说:我们中华健儿抗御外来侵略,是不惜流血牺牲
                                的。我们全国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全民抗战的好形势,日寇必
                                败,我们必胜。他的讲话,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爱国主义课,增
                                强了我们抗战必胜的决心,促进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
                                    我在川大是唯一的察省籍的学生,冯先生两度在察省地方
                                整军经武与国内军阀作斗争;与日本侵略者作斗争,我怀着乡土
                                情谊到他的住处谒见了他。他一听我说是察省人,又握手、又让
                                座。详细地问起我弃家外出的经过,问起察省老百姓临难情况和
                                敌人暴行等等。当时我身上感到一阵热流,他不像是位久经战场
                                的将军,倒像是一位家乡长者对晚辈的亲切关怀,游子之心获得
                                了很大的慰藉。有的同学拜见他,请他写条幅。他写的是隶书,
                                落款是“冯玉祥学书”。他的“大兵诗”脍炙人口。我记得他写
                                的一首骂汪精卫卖国投敌的五言绝句:“时逢六九天,蜀道菜花


                                                                                     - 60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