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张家口政协
P. 31
气急败坏,下令通缉我父亲。
根据党组织的指示,起义后,便让父亲到天津搞抗日统一
战线活动,待时机成熟后再同日寇决战。
一九三二年的冬天,父亲在天津积极联络各地爱国人士,
并将自己家产变卖购置武器,作好抗战准备。此时日寇和伪军
继续向长城各口及察哈尔进犯,蒋介石却把主要兵力调去攻打
红军,对日寇侵略不加抵抗,于一九三三年五月三十一日,与
日寇签订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呼声,风
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号召,愿在一定条件下,和一
切军队签订共同抗日的协定。早在一九三三年春,党派父亲到
察北组织抗日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月二十六
日,以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为首,在张家口正式成立了震
惊中外的察绥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我父亲任北路前
敌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正式向日寇宣战。
(五)
同盟军成立后,战斗打响了,可随之而来的困难是:干部
缺乏,枪支弹药严重不足。因为同盟军一成立,全国纷纷响应,
不多天功夫,就已扩大到十几万人。为了充实基层,党派了许多
干部、工人和进步学生到同盟军中来成为同盟军中的骨干,但枪
支弹药成了最大难题。父亲就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叫她把用变卖
家产购置的枪支送到前线来。母亲接到信后,冒着生命危险,乔
装改扮,通过层层封锁线才把枪支送到宣化,为同盟军立了一功。
党组织也多方设法搞到了一部分枪支,此时日寇纠集各部向察哈
尔进犯。国民党的军队逃之夭夭。察省北部多伦、康保、沽源、
宝昌等地相继陷于敌手。正当日寇气焰嚣张之际,同盟军决定,
给日寇以有力的还击。我父亲遂身先士卒,赤膊上阵,挥舞战
- 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