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张家口政协
P. 186

张子光返回家乡。他受同盟军“大义所在,死而后己,凡真正
                                抗日者,国民之友,亦吾之友;凡不抗日或假抗日者,国民之
                                敌,亦吾之敌。”的影响较深。1936 年冬,张子光曾几次秘密
                                来到地上、土窑沟和宝满沟等村,宣传中共的抗日救国的政策,
                                宣扬“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民族革命精神。他向村内
                                的上层人物,即对开明绅士和地主富农户提出,要联合起来参
                                加抗日统一战线,要拿起武器同日寇汉奸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张子光传播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加之
                                日寇反面教员作恶愈演愈烈的教训,十三村人民向联合抗日迈
                                进。早在民国元年时期,十三村中的大虎沟、地上、土窑沟、
                                缸房等村,以及外围的宝满沟、牛家营、狮子沟等村,绅士户
                                和地主富农户里都有藏枪,共计钢枪二十二支,主要用于保护
                                自身的人财安全问题,防范土匪的扰袭,后来,在张子光(解
                                放后,任察哈尔省民政厅厅长)传播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
                                策的感召下,十三村作了串连,于 1940 年春,成立起联庄会。
                                并且作出决定,一方面抗捐税、征粮、交草和服劳役;另方面
                                加紧扩大武装力量,准备同日寇进行残酷的斗争。
                                      十三村为了加快扩充武装力量,采取了两条方法:一是发
                                动群众购买枪支弹药,当作一项紧迫任务,由联庄会分配到户,
                                富裕的户,由一户或两户购买一支钢枪和弹药;其它一般户,
                                视其经济力量,由三、五户,或是十来户购买。购买枪弹的任
                                务定到户里后,能自买的自己买,自买不来的,就出粮或出钱。
                                由联庄会找门路买。另条办法是,发挥能工巧匠的作用,自己制
                                造“土枪”。请来能工巧匠杨树林等三人,专心致志地搞长、短
                                “牛”枪的制造。造枪地点开始在宝满沟村西山沟芦家果树园房,
                                后来,为了安全起见,又迁到曹碾沟村。这是一个独户村,是十
                                三村的心脏地。制枪钢材,是从张家口搞来的。主要靠手工旋钻,
                                磨制武器。他们为了多生产枪支,日夜兼程,苦干实干。他


                                                                                    - 179 -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