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张家口政协
P. 148
现在,农民在党的领导下一经组织起来,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他们便乖乖地低头哈腰,拜倒在佃户面前了。多少年受压迫、
受剥削的农民,伸直了腰板,变得扬眉吐气了。政府的救济,
减租减息、退租的胜利成果,物价的降低,又使农民从经济上
翻了身,得到了温饱。他们从心眼里护拥共产党、八路军。我
政府工作人员不论走到那个村,周围都是一片群众。农民们自
动汇集扰来,要求开大会,都说:“八路军来了,天下是咱们的”,
“八路军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干”!
三
早在清末民初,由于京张铁路的通车和地处通往蒙古的交
通要道,张家口就成为一个贸易的集散地,就有“大陆港口”、
“塞北上海”之称。市内商人云集,店铺密布,生意兴隆,一
派繁荣。日寇的占领,使商业同其它各业一样,受到极大的摧
残,一蹶不振。
日寇对商业实行了严格的“统制”和“组合”制度。对人
民生活的必需品从面粉、食盐、布匹、皮毛、煤炭到油、肉、
烟、酒等一律实行了定量定时配给,全部由日本人垄断了起来,
商人不得自由买卖,只能按日本人的规定和限制经营。这样,
大批店铺因无货或经常受限赔钱而被迫关闭。张市有着二百多
家商号的怡安街,有一百多家闭门歇业,尤以皮货铺、绸缎店、
布庄等,几乎全部关门。当时在伪蒙疆政府宣化省省会宣化,
据可靠统计,“七、七”事变前有大小商号七百余家。日寇统治
八年,只剩下不足五百家,其中,皮毛、布业、鞋帽业倒闭达
百分之九十以上。
那些开市的商号,由于生产普遍下降,人们手中无钱,市场
严重萧条,固而生意冷落,维持艰难。即使这样,商民们身上仍
- 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