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张家口政协
P. 133
理论家、原延安鲁艺戏剧音乐系主任张庚。
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和文艺工作团,是我党四十年代革命文艺
队伍的主力军。抗战胜利后,这支文艺大军和晋察冀边区党、政、
军各方面的文化宣传干部以及当时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挺进剧
社、群众剧社、内蒙文工团等汇合在张家口, 内有着众多的为
大众所熟知的诗人、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其中有肖三、丁
玲、肖军、杨献珍、邓拓、吴伯箫、陈企霞、侯金镜、康濯、肖
殷、孙犁、田间、严辰、杨朔、何洛、秦兆阳、魏巍、刘流、贾
克、贺敬之、草明、郭汉城、蔡若虹、古元、崔嵬、胡沙、王昆、
胡可、胡朋、李波、陈强、汪洋、何迟、朱子奇、丁源、水华、
梁化群等。
塞外山城革命文坛有了这样一支在抗日烽火中锻炼成长的
文学艺术大军,吸引着一批批要求革命的文学青年和历尽辛酸的
艺人。他们冲破敌人一层层的封锁线,纷纷来到欣欣向荣的张家
口,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革命文艺要发展必须得有自己的阵地。在抗日烽火中诞生的
《晋察冀日报》首先在张家口出版,《新察哈尔报》、《工人报》、
《子弟兵报》、《妇女报》、《铁路工人报》、《新张家口日报》、《内
蒙报》等也相继在张家口创刊发行。
在新文化运动的老将成仿吾的倡议和主持下,当时,著名
的《北方文化》于一九四六年春在张家口创刊,主编成仿吾、
张如心、责任编辑陈企霞,编委有丁玲、艾青、沙可夫、何干
之、吕骥、周扬、冯宿海、杨献珍、邓拓、刘皑风、肖三、肖
军。创刊后的《北方文化》半月刊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北方文化》发表的优秀短篇小说有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
康濯的《初春》、杨朔的《家乡》、孙犁的《碑》、草明的《解放
了的“虎列拉”》;大型剧作有丁玲、逯裴、陈明创作的反映宣
化窑工清算斗争的三幕七场话剧《“望乡台”畔》;优秀散文和
报告文学有吴伯箫的《孔家庄纪事》、《人民是正统》、肖三的《西
- 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