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0 - 张家口文史 总第五十五辑
P. 470
科技兴农抓实产业就业扶贫
盛夏的大海陀乡高栅子村里,一排排现代化大棚在夏日艳
阳下熠熠生辉,一座设施架豆产业园让昔日的穷山沟焕发生机。
“第一茬种圆白菜,第二茬种架豆,第三茬可以种冬菠菜,
也可以种小葱。单种架豆,一亩地的纯收入就有 15万元,一
个大棚的收入就比大田种玉米涨了快 30倍。”8月 15日,站在
自家承包的架豆大棚外,河北省赤城县大海陀乡龙把石村党支
部书记只河云说。
只河云的架豆大棚坐落在大海陀乡光梁洼—高栅子沟,这
440
是一条长 10公里、面积 214884公顷的狭长沟域。正值夏日,
沟域两侧山脉逶迤,林木苍翠,一条硬化路连缀起散落在山沟
里的 4个村庄。
作为河北省 14个环京县区之一,赤城山地面积大,河谷纵
横,分布着大小 3000多条沟壑。长期以来,当地村民在沟壑间
零星开拓出小片耕地,露天种植玉米、马铃薯、架豆等作物,
土瘠、民贫、村穷。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大海陀乡响应赤城县发展沟域经济的
号召,在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在农业农村部科技
发展中心的帮助下,建设了高栅子村架豆园区发展设施架豆产
业。如今,包括龙把石村 10座架豆大棚在内,光梁洼—高栅子
沟区域共建起 197座架豆大棚,昔日荒僻的穷山沟成了现代化
的农业产业园,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村民当起了旱涝保丰收的
产业工人。
从传统农业到特色农业,马营乡的西瓜大棚产业也发展得
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