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8 - 张家口文史 总第五十五辑
P. 348

雨鞋都哪里去啦


                         在一户村民院子的角落里躺着一双半旧的雨鞋,鞋上满是

                    尘土,看得出已经很久没有穿过了。是呵,你到村里转转,干


                    净整洁的水泥路把每一户人家都连了起来,下雨天,再不怕道


                    路泥泞,路边也不见了昔日司空见惯的粪堆,村民已经告别臭

                    气熏天的环境,向优质生活靠拢!

                         村里的老汉说,以前下雨天出门,巷子里成了泥潭,如果

                    不穿雨鞋简直寸步难行,往往人走出很远,才发现鞋子丢了。
                    那个年代,雨鞋是大人必备的生活用品,小孩子的脚年年在长,
          318
                    所以拥有一双雨鞋是不敢有的奢望。下雨天想出去,要么光脚,
                    要么偷偷趿拉上大人的雨鞋,在泥潭里撒欢!

                        2005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了 “村村通”以来,乡村的
                    经济就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出行方便了许多,但村子里泥泞

                    的现状无法改变。
                        2018年,“巷巷通”惠民政策如及时雨般在村庄落地生根,

                    为了打通出行的最后一米,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今天
                    巷子里还有的几个粪堆、草垛,明天施工队到时已经不翼而飞。

                    只用不到两年时间,以往坑洼的土路终于臣服于地下,巷巷都
                    通了水泥路!

                         有人形象地比喻 “巷巷通”水泥路是农村交通网中的 “毛
                    细血管”,但对于村庄而言,那就是主动脉。现在,村子里常

                    住的多是老人,出不了远门,每天一出门就能脚踏平坦的路面,
                    心都是踏实的。过年,在外打工的孩子们回来了,车子一直能

                    开到家门口,这也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从来没想到的!
                         但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并不满足 “巷巷通”中的 “通”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