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提案工作 > 提案选登

关于精准助企纾困的建议

市工商联

信息来源:张家口政协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30日

 

三年疫情影响叠加经济周期波动,导致大量企业面临“运转难、生存难”,主要表现为:订单难找、成本难降、账款难收、人流物流难畅通等突出问题,导致企业信心不足,只能勉强维持。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的着力点应突出解难题,精准推出解难之策、纾困之方。

一、既要着眼当前“精准纾困”,更要立足长远“长效解难”

针对拖欠企业应收账款问题,建议成立专班,督促落实。一是严格落实中央会议精神。2022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特别是餐饮、住宿、零售、旅游等行业就业容量大、受疫情影响重,要支持这些行业企业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各级政府要拿出一部分专项费用,专门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尽快解决拖欠民营企业债款,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针对政府拖欠的账款,尽可能做到应付尽付,强化政府信用。对于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拖欠的账款,尽可能统筹协调,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二是积极争取国家下放的12万亿扶持资金,缓解民营企业资金严重紧张的困局。三是涉及拖欠工程款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兑现承诺、尽快履约,按照合同协议偿还拖欠企业工程款,不要让企业雪上加霜。同时,还要立足长远,建立清缴欠款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正常有序运转。

二、既要环境优化的“普惠支持”,更要重点行业的“精准施策”

一是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改革要动真格、见真章,唯有敢于斗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见实效。“春江水暖鸭先知”,能否“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便利,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民营经济发展最有说服力。政府服务要围绕着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转,纾企业之困,解民生之忧,就是改革的指向,不达目的永不罢休。二是送好精准施策“及时雨”。疫情当下,我市餐饮、酒店、商超等中小企业和服务业普遍出现经营困难,我们要重点关注这些特殊行业,大力实施稳岗减负“组合拳”,聚焦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阶段性降低保险费率等政策,对不能按时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的企业可缓缴。同时要重点在租金减免、水电气暖费用缓缴、清理拖欠账款等方面提供要素保障的有力举措。例如,在房屋租赁惠企政策上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对于承租国有房屋用于经营的小微企业,若其受疫情影响而出现经营困难,可以请求出租人按照有关政策免除合理期限内的租金。如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22年可以要求免除3个月租金,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街镇行政区域或因落实防疫要求严重影响经营活动的,再免除3个月租金,全年合计免除6个月租金,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业主参照国有房屋执行,最大限度的共担风险,最大限度的惠企纾困、共渡难关。

三、既要授企以“鱼”的雪中送炭,更要授企以“渔”的持续发力

通过调研,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集中在融资难、收款难、乱收费、乱罚款、负担重等方面,究其原因依然是对营商环境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文锋书记在市委助企帮困专题调度会上特别强调,要把保主体、稳就业、解难题作为当前工作重点,落实落细属地和部门责任。因此,我们要着力从以下三方面重点纾困:一是政府过“紧日子”。 创造条件为中小企业减免税费,重点从加大留抵退税力度、免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扩大政策享受范围、实施部分税费缓缴、延长部分到期政策执行期限等方面狠抓落实。二是在融资支持政策上持续发力。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加大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不得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下调中小微企业的担保和再担保费率,减少或取消抵押、质押等反担保要求,减少评估、审计等中间环节,建立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质的过桥资金。好政策重在落实,要立规矩、严考核、有奇招,政银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三是在扩大市场上持续发力。鼓励发放政府消费券,促进餐饮消费加快恢复。政府采购的货物、服务和工程预留一定比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向市场传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