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人:姜培军
民盟市委副主委
打造后奥运经济发展新引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应作为重点来打造。
一要实行风电资源、光伏资源和指标动态管理,建立产业投资奖励机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整合资源和订单两个要素。二要引入上下游,锚定风光储氢四大产业链。构建全过程产业服务体系,支持已落地的新能源行业领军企业率先做大做强;确保招商政策落地,继续支持已落地企业实施技改扩模;加速推进以抽水蓄能电站为主的储能产业及制造业的发展步伐,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群;在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推进上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三要根据我市县区资源禀赋及应用场景不同,优化配置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施策,布局产业技术示范项目。四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承办全国性新能源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科普活动,促进科学创新成果落地;支持企业建设绿色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搭建校企联合专业化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创新创业街区等形态多样的服务载体,构建全要素、多品类的创业服务体系;制定和实施“普惠+定制”新能源人才政策,引进更多的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