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施策推动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良性发展
——丁满臣常委代表民建张家口市委的发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依法依规对湿地生态进行全域保护,我市湿地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需构建良好的体制机制,使保护和开发利用能够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良性循环。
一、存在问题
(一)保护不到位。近80%湿地为地处坝上地区的沼泽湿地,主要依靠降雨进行水源补给,自给能力差。个别湿地生态公园净化功能逐渐降低,优势生态功能丧失明显。
(二)开发利用不充分。开展湿地保护,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市在加强湿地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放大湿地生态效益,最大限度地享受湿地保护带来的生态红利方面仍有潜力可挖。
二、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划,依规依法开展湿地生态资源保护。一是必须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执行市政府编制的《张家口市湿地保护规划(2019-2035年)》;二是以《张家口市官厅水库湿地保护条例》为引领,进行全域立法,以法治的理念和思维构建湿地保护制度体系。
(二)持续发力,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湿地保护科研力量建设,实现科学规范管理。一是打破现有林草部门的单一统管模式,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共管共治;二是成立湿地生态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科研机构,指导开展科学规范保护和开发利用;三是配强配齐基层管理防护力量,健全完善统一的、与湿地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三)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湿地生态效应和经济社会效应共赢。一是对湿地保护典范地区加大开发利用力度,放大生态效应,扩大知名度,使其尽快融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二是谋划好正在试点建设中的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的保护开发利用;三是多措并举,加大对尚义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的修复与保护。建立跨省协作机制,构建冀蒙省级协作平台,在乌大张区域合作框架内,市政府与乌兰察布市政府、尚义和商都县政府要对察汗淖尔湿地上游流域断流面共建共治,制定多种补水机制,提升补水能力;破解蓄水续水难题,加大人工干预力度,对察汗淖尔湿地五大功能区分区采取不同干预措施,探索中水补水机制,提升察汗淖尔湿地公园续水蓄水能力。